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24-06-01 01:56:0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20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局级浙江省财政


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教高科〔2007〕125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提高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水平,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省财政从2005年到2010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及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七月十三日

附件: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我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水平,繁荣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省财政从2005年到2010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其目标是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载体,使一定数量的重点学科达到全国同类学科先进水平,通过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特别是主动承担实际工作部门的应用研究课题、形成重大研究成果,使每个学科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行列,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相关领域的“思想库”;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跟踪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学风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成为我省相关研究领域的“人才库”;通过参与制定相关研究领域的全省或全国性发展规划、协调相关研究领域的全省或全国性科研活动、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建立图书资料和情报信息网络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的“信息库”。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要突出学科综合与交叉,强调学科的已有优势和特色,强调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参与重大决策相结合,强调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
第三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费来源:(1)省财政专项资金;(2)学校自筹;(3)其他部门或企业投入。每个基地学校自筹和其他部门或企业投入之和不得低于财政安排数。
第四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分配原则:
(一)集中投入的原则。围绕提高高校重点学科水平的目标,重点投入。
(二)公平公开原则,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校竞争。
(三)讲求效益原则。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奖惩制度。对项目进行绩效考核,上一期的执行情况作为资金分配的因素。
(四)鼓励创新原则。力求创全国先进水平,以达到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综合性指标。
第五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及使用要求:
(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具体内容包括:
科研课题经费:这类经费主要用于资助1-2个重大研究项目,重大研究项目应由申报学科在申报基地时填写《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申请评审书》专门论证。
队伍建设经费: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人才梯队的培养。
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图书资料、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网站建设等必要的研究与管理条件的改善。
学术交流经费:用于国际合作交流、承办学术会议。
(二)用于科研课题经费应不低40%;用于队伍建设经费不超过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经费不超过20%;用于学术交流经费不超过10%。上述经费使用的具体实施细则由学校根据有关规定自行制定。
(三)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学校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对项目建设资金进行单独核算,不得提取管理费,并严格按规定用途控制经费支出情况。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以下各项支出:罚款、捐款、还贷、赞助支出、对外投资支出及与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四)未完成的年度结余经费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建设项目因故终止,必须对账目、资产等进行清理,剩余经费归还原渠道。
(五)因不可抗力造成课题研究目标、重大技术路线或主要研究内容发生重大调整,对建设经费使用造成较大影响时,可以对经费使用进行调整,但必须按原申报程序上报审批。
第六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申报与确定
(一)申请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高校,应按照《浙江省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暂行办法》(浙财预字〔2002〕17号)的要求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向省教育厅提交书面申请报告,说明项目具体内容、详细的经费预算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等情况,并填写《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申请评审书》,同时抄送省财政厅一份。
(二)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学校报送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申报材料及专项资金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评审,提出立项评审意见,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确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补助项目。
第七条 项目学校要严格按照申请表中确定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落实自筹资金,进行基地建设。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
第八条 建立项目进退机制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在建设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执行进度和当年资金预算内容,但需按程序报经批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组织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规使用建设经费的将予以警告并限期纠正直至取消建设资格。
第九条 为保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预期效益,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对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评。项目学校应根据学科建设规划每年上报项目年度实施情况, 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警告并限期纠正,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取消建设资格。省教育厅将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中期评估,评估结果不合格的,视未完成建设目标情况,采取警告、暂缓拨款直至相应扣回财政补助资金等处罚措施。基地建设任务完成后,应对照项目预期建设目标和效益,上报项目实施总结报告。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评定结果不合格的,视未完成建设目标情况,相应扣回财政补助资金。
第十条 项目学校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专项资金的,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第427号令)有关规定处理,并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3〕28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大力实施“科技强安”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强化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监测和及时报警工作,减少事故损失,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完善安全监控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报警系统

1.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当在满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基础上,在突出煤层(包括按照突出管理的煤层)的所有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增设高浓度甲烷传感器(或将T1或T2甲烷传感器设置为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在工作面进风巷道增设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或将T3甲烷传感器设置为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和风速、风向传感器,在采区回风巷和总回风巷安设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实现对采掘工作面、工作面进回风巷道以及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的瓦斯及通风参数的有效监测。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当于2013年12月底之前完成安全监控系统的完善工作。

2.大力推进大中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采掘工作面增设煤矿用摄像机,在各采掘工作面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总进风巷道安装高低浓度甲烷和风向传感器,以监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的瓦斯逆流情况。

3. 完善安全监控系统相关软件,建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自动报警系统,实现对突出事故及其发生时间、地点的自动判识和及时报警,以及瓦斯涌出量和波及范围自动预测,及时发出断电指令、通知相关人员。大中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当于2015年6月底之前完成事故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二、建立、完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工作机制

4. 煤矿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报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值班领导要坚守岗位,地面监控中心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井下瓦斯超限、风向逆流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并根据应急预案采取断电措施,防止引发次生灾害。

5.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建立和完善煤与瓦斯突出监控预警系统,实现灾前突出危险性预警和灾时事故自动报警、应急管理等功能,逐步推广应用红外、激光等甲烷传感器。

6.煤矿企业要加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严格做好关键岗位员工技术培训,并按照有关规定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及时维护升级监控系统,保证系统运行正常、监控有效。

三、加强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系统相关工作的监管监察

7.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系统建设、完善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将本通知要求通知到辖区内所有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并会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细化相关工作要求,督促煤矿企业落实完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控和报警系统工作责任、计划、资金,明确进度安排,开展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检查。

8.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加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工作纳入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计划,对未按期完成相关建设任务和未建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监测和报警机制的煤矿,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应当依法暂扣其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责令停产整顿。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2013年3月4日





关于印发《汕头市奖励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汕头市旅游局 汕头市财政局


汕头市旅游局 汕头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汕头市奖励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暂行办法》的通知
汕市旅字〔2003〕16号

各区县旅游局、各旅行社:
  《汕头市奖励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暂行办法》业经汕头市人民政府第十届8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汕头市旅游局  汕头市财政局
二○○三年五月九日


--------------------------------------------------------------------------------

汕头市奖励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促进旅游团队进入汕头旅游,繁荣我市旅游经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调动我市旅行社的积极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申请设立的国际、国内旅行社,组织、接待境内外游客进入汕头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开展会议会展等活动,经营旅游业务满2年,达到规定数额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是指组织接待旅游团队以汕头游为主要行程,食宿安排在本市星级酒店、餐馆,组织游览本市主要旅游景点的旅游活动。单项代办订房服务不在此列。
  第四条 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专项统计内容为:
  1、接待入境游客人次;
  2、接待国内游客人次;
  3、接待"一日游"游客人次。
  第五条 对旅行社组织接待游客进入汕头旅游的奖励,根据旅行社出具的原始团单、凭证和有关酒店、景点的发票,由市旅游局组织进行认定,并对结果进行公示,接受举报监督。
  第六条 旅行社申报奖励时必须如实提供统计数据,不得伪造单据凭证。
  第七条 旅行社应当制作和保存组织接待旅游团队进入汕头旅游的单项业务档案,档案保存期不得低于2年。
  第八条 对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进行奖励,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组织接待境外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比上一年度增长的,每增加1人次,奖励3元人民币;
  (二)组织接待国内游客进入汕头旅游,比上一年度增长的,每增加1人次,奖励2元人民币;
  (三)组织接待"汕头一日游"游客,比上一年度增长的,每增加1人次,奖励1元人民币。
对前款第(三)项进行单项统计奖励的,数据不再重复计入第(二)项。其中各项出现负增长的,按以上奖励标准相应扣除。第(一)项至第(三)项的数据统计以年度为单位,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九条 对旅行社组织游客进入汕头旅游进行专项统计和排名评比,成绩显著的,除颁发奖金外,对获得奖励的旅行社给予通报表彰,并在《汕头日报》、汕头电视台、汕头旅游网站等媒体公布排名情况,进行表彰宣传。
  第十条 对旅行社为吸引游客进入汕头旅游精心策划的特色旅游线路,客源量大,效果显著的,市旅游局在有关媒体上进行宣传推广。
  第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本项奖励的旅行社,由市旅游局调查核实后,撤销其奖励,并如数追返奖金。
  第十二条 奖励经费由市财政局核拨。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汕头市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